案例2【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建一项新建道路工程,在桩号K1+120~K1+141跨河段新建一座跨河桥,桥梁全长21m,宽24m,上部结构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T形梁。项目部进场后,按照施工方案组织施工,T形梁在预制构件厂加工完成,运输至施工现场吊装。设计要求T形梁混凝土强度达到90%且龄期不少于7天时,方可进行预应力张拉。预制厂在每片T形梁混凝土浇筑时,除制作标养试块外还制作了同条件试块作为备用。为保证上部结构顺利施工,项目部做了如下工作:事件一:对运梁路线进行调查,并办理了相关手续,编制了吊装运输方案并进行了审批。事件二:对吊装场地作业环境进行复核,吊机站位和运输车位进行必要的硬化处理。事件三:复核垫石混凝土强度、平整度、坡度、支座平面位置及轴线,支座安装完成后,在T形梁安装前进行了验收。事件四:T形梁运输吊装前,对起吊设备、运输车辆进行了确认,验收后进行吊装;T形梁吊装就位后对T形梁进行临时支撑,横向连接固定工作,所有T形梁全部安装完成后,进行T形梁翼缘板连接部位施工。【问题】1.预制厂制作同条件试块的目的是什么?写出T形梁存放时垫木的位置,正常情况下T形梁在梁场存放时间不超过几个月?2.事件二中,场地硬化后,需进行哪项检测?3.事件三中,补充垫石验收项目。4.事件四中,起重吊装作业时,哪些人员需要持特种作业操作证方可上岗?对T形梁进行临时支撑和横向连接固定的目的是什么?5.写出两片T形梁的翼缘板连接部位施工的工艺流程。
发布时间:2025年01月16日 10:27 中迅网校 阅读量:203

案例2【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建一项新建道路工程,在桩号K1+120~K1+141跨河段新建一座跨河桥,桥梁全长21m,宽24m,上部结构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T形梁。
项目部进场后,按照施工方案组织施工,T形梁在预制构件厂加工完成,运输至施工现场吊装。设计要求T形梁混凝土强度达到90%且龄期不少于7天时,方可进行预应力张拉。预制厂在每片T形梁混凝土浇筑时,除制作标养试块外还制作了同条件试块作为备用。为保证上部结构顺利施工,项目部做了如下工作:
事件一:对运梁路线进行调查,并办理了相关手续,编制了吊装运输方案并进行了审批。事件二:对吊装场地作业环境进行复核,吊机站位和运输车位进行必要的硬化处理。
事件三:复核垫石混凝土强度、平整度、坡度、支座平面位置及轴线,支座安装完成后,在T形梁安装前进行了验收。
事件四:T形梁运输吊装前,对起吊设备、运输车辆进行了确认,验收后进行吊装;T形梁吊装就位后对T形梁进行临时支撑,横向连接固定工作,所有T形梁全部安装完成后,进行T形梁翼缘板连接部位施工。
【问题】
1.预制厂制作同条件试块的目的是什么?写出T形梁存放时垫木的位置,正常情况下T形梁在梁场存放时间不超过几个月?
2.事件二中,场地硬化后,需进行哪项检测?
3.事件三中,补充垫石验收项目。
4.事件四中,起重吊装作业时,哪些人员需要持特种作业操作证方可上岗?对T形梁进行临时支撑和横向连接固定的目的是什么?
5.写出两片T形梁的翼缘板连接部位施工的工艺流程。

查看答案

分享到:

上一题:案例1【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建一项城市主干路改扩建工程,全长为2.0km,道路宽度由40m拓宽至55m,设计道路横断面如图1所示。项目部进场后进行了踏勘,编制了绿色施工方案,推广使用“四新”制度,确定了绿色施工管理内容。施工方案充分考虑了新旧路基沉降差异,对新旧道路交接处的处理给予了高度重视,按设计要求采用性能良好的回填材料并优化了配合比,对碾压工艺进行了改进。在完成垫层施工后,准备基层施工时恰逢雨期,项目部按照雨期施工专项方案管控措施,明确了道路基层压实要求,保证了基层施工质量。开工前调研发现原路面检查井井盖松动问题比较突出,噪声异常,行车舒适度较差,本项目应用了多项新材料、新技术以解决该质量通病问题,其中包括模块装配式检查井室、防沉降井盖等。春节后,项目部组成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和工人均按时进场,项目部编制了节后复工方案,组织相关人员对现场安全文明进行了全面检查,并整改落实到位,填报了相关资料,完善了复工复产手续。【问题】1.绿色施工管理包括哪些内容?2.指出新旧路基搭接接缝处理措施。3.指出基层雨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4.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摊铺时每层最大压实厚度是多少?本项目应分几层摊铺?5.防沉降井盖有哪些功能?6.节后复工还应满足哪些要求? 下一题:案例3【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建一项城镇地下通道新建工程,通道长95m,通道尺寸为B×H=10m×5.5m,结构采用抗渗等级为P8的C35现浇钢筋混凝土,基坑采用明挖法施工,支护形式为“SMW工法桩+一道钢支撑”。项目部编制的施工方案含如下内容:(1)通道的施工工艺流程为:测量放线→基坑支护→A→底板防水及保护层施工→底板钢筋绑扎→底板模板安装→底板混凝土浇筑→侧墙外围护桩加固及防水层施工→满堂支架搭设及侧墙钢筋绑扎→B→顶板钢筋绑扎→封头模板安装→C。(2)SMW工法桩内插型钢采用插一跳一的施工方式,插入前对型钢表面进行处理。(3)通道主体每20m设置一道变形缝,宽25mm,侧墙变形缝防水构造如图3所示。(4)结构主体混凝土养护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土方回填工作。【问题】1.补充A、B、C工序的名称。2.型钢插入前的处理措施及有焊缝接头型钢在插入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3.补充图3中D、E的名称。4.地下通道主体混凝土的养护时间最少为多少天?土方回填还需具备哪些条件?
重要提醒
检测到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
请重新登录
退出登录重新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