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0454)关于K30平板载荷试验的适用条件和要求,说法正确的有()。
-
A
K30平板载荷试验的测试有效深度范围为(400~500)mm
-
B
对于水分挥发快的均粒砂,表面结硬壳、软化或因其他原因表层扰动的土,平板载荷试验应置于扰动带以下进行
-
C
-
D
查看答案
参考解析:
K30平板载荷试验的适用条件和要求:
(1)适用于粒径不大于载荷板直径1/4的各类土和土石混合填料。由于K30的荷载板直径只有300mm,因此对所填路基土的颗粒粒径和级配有一定的限值否则颗粒粒径过大,级配不均匀,K30的测试结果就会带来较大的误差,难以真实反映路基的压实情况。
(2)K30平板载荷试验的测试有效深度范围为(400~500)mm。
(3)对于水分挥发快的均粒砂,表面结硬壳、软化或因其他原因表层扰动的土,平板载荷试验应置于扰动带以下进行。影响K30测试结果的因素很多,但含水量变化是造成K30测试结果偶然误差的主要因素,也就是说K30测试结果具有时效性。一般来说,控制在最佳含水率附近施工,路基压实系数较高,路基质量好,基床表面刚度较大,K30测试结果较高。但是由于受季节及天气气温变化的影响其水分的蒸发程度不同,含水率差别较大,因而含水率为一变量。实践证明,碾压完毕后,路基含水率大时,K30试结果就小;含水率小时,K30测试结果就高。由于击实土处于不饱和状态,含水率对其力学性质的影响很大。这就造成K30测试结果因含水率变化而离散性大、重复性差为此,现场测试应消除土体含水率变化的影响。
(4)对于粗、细粒均质土,宜在压实后(2~4)h内进行。不同时间的K30测试结果差别较大,尤其对级配碎石来讲更为明显。这是由于不同的检测时间,其路基的含水率及板结强度不同。若在碾压完毕后(2~3)d再进行K30测试,这样虽然K30测试结果提高了,满足了K30的设计要求。但这样做会造成K30测试结果无可比性、不可信。因此,为了检测路基填筑质量而进行的K30试验,只有在碾压完毕时一定时限内进行测试才有意义。
(5)测试面必须是平整无坑洞的地面。对于粗粒土或混合料造成的表面凸凹不平,应铺设一层(2~3)mm的干燥中砂或石膏腻子。此外,测试面必须远离震源,以保持测试精度。细粒土(粉砂、黏土)只有在压实的条件下方可进行检测。在不确定的情况下,要对地面不同深度进行检测,地面以下最深至d(d=承载板直径)。
(6)雨天或风力大于6级的天气,不得进行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