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购课
直播
题库
图书商城
企业团报
资讯
资讯
题库
课程
0
登录
/
注册
学习币:
余额:
我的服务
我的课程
我的题库
我的订单
我的资料
退出登录
一级建造师
招生简章
NEW
资讯
资料
APP下载
工程类
试验检测师&助理
二级建造师
监理工程师
一级建造师
安全工程师
当前位置 >
一级建造师
>
模拟试题
>
建筑工程
装配式装修的很重要表现形式()。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11日 17:22
中迅网校
阅读量:522
装配式装修的很重要表现形式()。
A
模块化设计
B
标准化制作
C
批量化生产
D
整体化安装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整体化安装是装配式装饰的重要表现形式。
分享到:
上一题:关于室外疏散楼梯和每层出口处平台的规定,正确的是()。
下一题:用低强度等级水配制高强度等级混凝土,会导致()。
相关试题
更多...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柱)的成桩工艺有( )。
已有658人浏览
砌体结构施工质量控制等级划分要素有()。
已有542人浏览
高强度螺栓广泛采用的连接形式是()。
已有891人浏览
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一级,可使用的支护结构有()。
已有762人浏览
强夯法处理地基土的有效加固深度的起算标高面是()。
已有909人浏览
用于居住房屋建筑中的混凝土外加剂,不得含有()成分。
已有696人浏览
某建筑工程,占地面积8000m²,地下三层,地上三十层,框筒结构,结构钢筋采用HRB400等级,底板混凝土强度等级C35,地上三层及以下核心筒和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局部区域为两层通高报告厅,其主梁配置了无粘结预应力筋,某施工企业中标后进场组织施工,施工现场场地狭小,项目部将所有材料加工全部委托给专业加工厂进行场外加工。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事件一:在项目部依据《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6编制的项目管理实施规划中,对材料管理等各种资源管理进行了策划,在资源管理计划中建立了相应的资源控制程序。事件二: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设计中包含如下主要内容:①材料加工场地布置在场外;②现场设置一个出入口,出人口处设置办公用房;③场地周边设置3.8m宽环形载重单车道主干道(兼消防车道),并进行硬化,转弯半径10m;④在干道外侧开挖400×600mm管沟,将临时供电线缆,临时用水管线埋置于管沟内,监理工程师认为总平面布置设计存在多处不妥,责令整改后再验收,并要求补充主干道具体硬化方式和裸露场地文明施工防护措施。事件三:项目经理安排土建技术人员编制了《现场施工用电组织设计》,经相关部门审核,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总监理工程师签认,并组织施工等单位的相关部门和人员共同验收后投入使用。事件四:本工程推广应用《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针对“钢筋及预应力技术”大项,可以在本工程中应用的新技术均制订了详细的推广措施。事件五:设备安装阶段,发现拟安装在屋面的某空调机组重量超出塔吊限载值(额定起重量)约6%。因特殊情况必须使用该塔吊进行吊装。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安全验算后批准用塔吊起吊;起吊前先进行试吊,即将空调机组吊离地面30cm后停止提升,现场安排专人进行观察与监护。监理工程师认为施工单位做法不符合安全规定,要求整改,对试吊时的各项检查内容旁站管理。问题:1.事件一中,除材料管理外,项目资源管理工作还包括哪些内容?除资源控制程序外,资源管理计划还应包括哪些内容?2.针对事件二中施工总平面布置设计的不妥之处,分别写出正确做法,施工现场主干道常用硬化方式有哪些?裸露场地的文明施工防护通常有哪些措施?3.针对事件三中的不妥之处,分别写出正确做法,临时用电投入使用前,施工单位的哪些部门应参加验收?4.事件四中,按照《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规定,“钢筋及预应力技术”大项中,在本工程中可以推广与应用的新技术都有哪些?5.指出事件五中施工单位做法不符合安全规定之处,并说明理由。在试吊时,必须进行哪些检查?
已有1020人浏览
采用锤击法进行混凝土预制桩施工时,宜采用()
已有829人浏览
下列混凝土灌注桩质量检查项目中,在混凝土浇筑前进行检查的有()。
已有911人浏览
下列建筑属于高层建筑的是()。
已有570人浏览
热门资讯
· 江西人事考试网:1名考生成绩作废、证书收回!
· 2025年度一级建造师考试「报名时间」
· 2025年一级建造师考试「各地领取时间」
· 2025年一级建造师考试「证书领取方式」
· 2025年一级建造师考试「成绩管理」
· 2025年一级建造师考试「合格标准」
· 2025年一级建造师考试「题型题量」
· 2025年一级建造师考试「查分入口」
· 2025年一级建造师「考试科目」
· 2025年一级建造师考试「报考条件」
微信服务号
微信扫码关注获取福利
热门新闻
考试资讯
报名通知
直播提醒
重要提醒
检测到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
请重新登录
退出登录
重新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