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购课
直播
题库
图书商城
企业团报
资讯
资讯
题库
课程
0
登录
/
注册
学习币:
余额:
我的服务
我的课程
我的题库
我的订单
我的资料
退出登录
一级建造师
招生简章
NEW
资讯
资料
APP下载
工程类
试验检测师&助理
二级建造师
监理工程师
一级建造师
安全工程师
当前位置 >
一级建造师
>
模拟试题
>
建筑工程
施工总承包工程投标主要工作流程中,项目投标策略研究的紧前工作是()。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15日 16:41
中迅网校
阅读量:417
施工总承包工程投标主要工作流程中,项目投标策略研究的紧前工作是()。
A
购买招标文件
B
研究招标文件
C
调查投标环境
D
参加现场考察与标前会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施工总承包工程投标主要工作流程见下图:
分享到:
上一题:关于建设工程招投标的说法,错误的是()。
下一题:施工总承包投标人的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的报价,不得低于依据工程所在地工程造价主管部门公布计价标准所计算得出总费用的()。
相关试题
更多...
关于建筑物沉降观测的周期和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已有226人浏览
从建筑活动的特点及事故的原因和性质来看,建筑安全事故可以分为()。
已有389人浏览
【案例题5】背景资料:某新建办公楼工程,主楼建筑面积29600㎡,地上16层,地下1层,基础埋深4m,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附楼建筑面积5000㎡混合结构,地上3层。地下防水采用防水混凝土附卷材防水,屋面采用卷材防水,室内采用涂料防水。土方开挖采用放坡形式。预制桩地基,筏板基础。某施工总承包单位中标后成立了项目部组织施工。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一:土方开挖过程中,边坡局部塌方,使地基土受到扰动,承载力降低,严重影响建筑物的安全。监理单位认为原因是基坑开挖坡度不够。要求清除塌方后作临时性支护措施。事件二:预制桩施工中桩身断裂。桩在沉入过程中,桩身突然倾斜错位,桩尖处土质条件没有特殊变化,而贯入度逐渐增加或突然增大;同时,当桩锤跳起后,桩身随之出现回弹现象。项目部分析原因是桩入土后,遇到大块坚硬的障碍物,把桩尖挤向一侧。采取的措施是在稳桩过程中及时纠正垂直,接桩时要保证上下桩在同一纵轴线上,接头处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施工。监理工程师认为分析不够,措施不全。事件三:主楼地上一层楼板钢筋验收时,发现柱、板主筋错位,个别保护层不够。项目部分析原因是钢筋未按照设计或翻样尺寸进行加工和安装。防治措施是现场钢筋加工应严格按照设计和现场翻样的尺寸进行加工和安装。监理工程师认为分析不够,措施不全。事件四:一层电梯侧墙模板拆除后混凝土表面出现麻面、露筋、蜂窝、孔洞现象。项目部分析原因是表面不光滑、安装质量差,接缝不严、漏浆,模板表面污染未清除;木模板在混凝土入模之前没有充分湿润,钢模板脱模剂涂刷不均匀;钢筋保护层垫块厚度或放置间距、位置等不当。防治措施是:模板使用前进行表面清理,保持表面清洁光滑,钢模应保证边框平直,组合后应使接缝严密,必要时可用胶带加强,浇混凝土前应充分湿润或均匀涂刷脱模剂。监理工程师认为分析不够,措施不全。事件五:二层顶板发现混凝土收缩裂缝。项目部分析原因是混凝土原材料质量不合格,如骨料含泥量大等;水泥或掺合料用量超出规范规定。防治措施是选用合格的原材料。监理工程师认为分析不够,措施不全。【问题】1.事件一中,事故原因、防治措施还应有哪些?2.事件二中,事故原因、防治措施还应有哪些?3.事件三中,事故原因、防治措施还应有哪些?4.事件四中,事故原因、防治措施还应有哪些?5.事件五中,事故原因、防治措施还应有哪些?
已有511人浏览
换填垫层法中关于垫层材料选用的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已有389人浏览
关于单位工程验收不合格处理方式中不正确的是()。
已有243人浏览
下列施工场所中,照明电压不得超过12V的是()。
已有387人浏览
以下对成本偏差CV的描述,正确的是()。
已有281人浏览
预制构件应连接可靠,套筒灌浆连接接头应进行()。
已有404人浏览
地毯铺设工艺顺序正确的是()。
已有398人浏览
各省市及地方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对()实行备案证明管理。
已有205人浏览
热门资讯
· 2025年一级建造师考试「准考证打印入口」
· 2025年一级建造师考试「准考证打印时间」
· 贵州考区:发布2025年一级建造师考前【注意事项】
· 江西人事考试网:1名考生成绩作废、证书收回!
· 2025年度一级建造师考试「报名时间」
· 2025年一级建造师考试「各地领取时间」
· 2025年一级建造师考试「证书领取方式」
· 2025年一级建造师考试「成绩管理」
· 2025年一级建造师考试「合格标准」
· 2025年一级建造师考试「题型题量」
微信服务号
微信扫码关注获取福利
热门新闻
考试资讯
报名通知
直播提醒
重要提醒
检测到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
请重新登录
退出登录
重新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