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2【背景资料】:某公司承建一座城市桥梁工程,双向四车道,桥面宽度为28m,横断面划分为2m(人行道)+4m(非机动车道)+16m(车行道)+4m(非机动车道)+2m(人行道)。上部结构采用3×30m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形梁。下部结构采用盖梁及φ1300圆柱式墩,基础采用φ1500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重力式U型桥台。T形梁预应力体系装配方式如图2所示。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一:施工前,项目部按照设计参数开展预应力材料采购。材料进场后项目部组织相关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现场见证取样和送检。事件二:T形梁预制施工时,项目部按照图2进行预应力构件组装。预应力钢绞线采用先穿束后浇筑混凝土的安装方法,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定时来回抽动预应力钢绞线,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预应力钢绞线张拉。【问题】1.写出图2中构件A~E的名称。2.根据图2,预应力体系属于先张法和后张法体系中的哪一种?3.事件一中,参加现场见证取样的单位除了施工单位外还应邀请哪些单位参加?4.事件二中,指出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来回抽动预应力钢绞线的作用。5.指出张拉预应力钢绞线时宜采用单端张拉还是两端张拉。
发布时间:2025年01月16日 14:31 中迅网校 阅读量:151

案例2【背景资料】:
某公司承建一座城市桥梁工程,双向四车道,桥面宽度为28m,横断面划分为2m(人行道)+4m(非机动车道)+16m(车行道)+4m(非机动车道)+2m(人行道)。上部结构采用3×30m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形梁。下部结构采用盖梁及φ1300圆柱式墩,基础采用φ1500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重力式U型桥台。T形梁预应力体系装配方式如图2所示。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前,项目部按照设计参数开展预应力材料采购。材料进场后项目部组织相关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现场见证取样和送检。
事件二:T形梁预制施工时,项目部按照图2进行预应力构件组装。预应力钢绞线采用先穿束后浇筑混凝土的安装方法,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定时来回抽动预应力钢绞线,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预应力钢绞线张拉。
【问题】
1.写出图2中构件A~E的名称。
2.根据图2,预应力体系属于先张法和后张法体系中的哪一种?
3.事件一中,参加现场见证取样的单位除了施工单位外还应邀请哪些单位参加?
4.事件二中,指出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来回抽动预应力钢绞线的作用。
5.指出张拉预应力钢绞线时宜采用单端张拉还是两端张拉。

查看答案

分享到:

上一题:案例1【背景资料】:某公司承建一项城市道路改建工程,道路全长1500m。其中1000m为旧路改造路段,500m为新建填方路段。填方路基两侧采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挡土墙。挡土墙基础采用现浇C30钢筋混凝土,并通过预埋件、钢筋与预制墙面板连接:基础下设二灰稳定碎石垫层,预制墙面板每块宽1.98m,高2~6m。每隔4m在板缝间设置一道泄水孔。新建道路路面结构上面层为厚4cm改性SMA~13的沥青混合料,下面层为厚8cmAC~20中粒式沥青混合料。旧路改造段路面面层采用既有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厚4cm改性SMA~13沥青混合料,新旧路面结构衔接有专项方案,新建道路横断面如图1所示。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一:项目部编制了挡土墙施工方案,明确了各施工工序:①预理件焊接,钢筋连接;②二灰稳定碎石垫层施工;③吊装预制墙面饭;④现浇C30混凝土基础;⑤墙面板间灌缝;⑥二次现浇C30混凝土。事件二:项目部在加铺面层前对既有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综合调查,发现路面整体情况良好,但部分路面面板存在轻微开裂及板下脱空现象,部分检查井有沉陷。项目部拟采用非开挖的形式对脱空部位进行基底处理,并将混凝土面板的接缝清理后进行沥青面层加铺。事件三:为保证雨期沥青面层施工质量,项目部制定了而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内容包括:①沥青面层不得在下层潮湿时施工;②加强施工现场与沥青拌和厂联系,及时关注天气情况,适时调整供料计划。【问题】1.写出挡土墙的类型以及图1中构造A的名称和作用。2.写出事件一中预制板安装条件和施工顺序。3.写出非开挖式基底的处理流程以及需要确定的参数。4.摊铺沥青路面前还应完成哪些工序?5.沥青路面雨期施工措施还有哪些? 下一题:案例3【背景资料】:某地铁车站沿东西方向布置,中间为标准段,两端为端头井。标准段长12m,宽21m,开挖深度18m,采用明挖法施工。围护结构采用φ900钻孔灌注桩,间距1050mm,桩间设φ650旋喷桩止水,基坑围护桩平面布置如图3-1所示。基坑支护共设4道支撑,第1道为钢筋混凝土支撑,第2~4道为钢支撑,基坑支护断面如图3~2所示。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一:钻孔灌注桩成桩后,经检测发现有1断桩,如图3~1所示,分析认为断桩是由于水下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导管口脱出混凝土面所致,对此,项目部提出针对性补强措施,经相关方同意后实施。事件二:针对基坑土方开挖及支护工程,项目部进行了危险源辨识,编制危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履行相关报批手续。基坑开挖前,项目部就危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组织了安全技术交底。事件三:基坑开挖至设计开挖面后,由监理工程师组织基坑验槽,确认合格后及时进行混凝土垫层施工。【问题】1.写出图3~2中构造A、B的名称,给出坑外土压力的传递路径。2.事件一中,针对断桩事故应采取哪些预防措施?3.指出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最危险的工况。4.事件二中,危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安全技术交底应如何进行?5.事件三中,基坑验槽还应邀请哪些单位参加?
相关试题
重要提醒
检测到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
请重新登录
退出登录重新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