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3【背景资料】:A施工单位承建了一栋办公楼工程,地上十二层,地下一层,层高3.5m,框架—剪力墙结构,总建筑面积12000m²,筏板基础,无垫层。依据施工平面管理的目的:包括使场容美观、整洁,道路畅通等内容,绘制了施工平面布置图,满足了施工需要。现场主要出入口设置“五牌一图”。基础钢筋为双层双向,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40mm,钢筋网绑扎时,四周两行钢筋交叉点每点扎牢,中间部分交叉点相隔交错扎牢,钢筋绑扎方向统一朝一个方向倾斜。上下层钢筋之间用木垫板支撑,以保证钢筋的位置准确。工程完工后,为进一步确认项目组织对工程项目承诺的实现程度,对整个项目管理进行绩效评价,评价内容包括项目管理特点;项目管理理念、模式;主要管理对策、调整和改进等。【问题】1.建筑工程施工平面管理的目的还有哪些?施工总平面图应标明哪些内容?2.指出筏板基础施工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钢筋加工包括哪些程序?3.项目管理绩效评价还应包括哪些内容?项目管理绩效评价应具有哪些指标?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1.(1)建筑工程施工平面管理的目的还有材料放置有序,施工有条不紊,安全文明相关方都满意,管理方便、有序。(4分)(2)施工总平面图应标明图名、图例、比例尺、方向标记、必要的文字说明。(2分)2.(1)不妥之处一: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40mm。理由:直接接触土体浇筑的构件,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70mm。(1分)不妥之处二:钢筋网绑扎时,四周两行钢筋交叉点每点扎牢,中间部分交叉点相隔交错扎牢。理由:双向主筋的钢筋网,须将全部钢筋相交点扎牢。(1分)不妥之处三:钢筋绑扎方向统一朝一个方向倾斜。理由:绑扎时相邻绑扎点的铁丝要成八字形。(1分)不妥之处四:上下层钢筋之间用木垫板支撑,以保证钢筋的位置准确。理由:采用双层钢筋网时,在上层钢筋网下面应设置钢筋撑脚,以保证钢筋位置正确。(1分)3.(1)项目管理绩效评价还应包括合同履行与相关方满意度;项目管理过程检查、考核、评价;项目管理实施成果。(3分)(2)项目管理绩效评价应具有下列指标:①项目质量、安全、环保、工期、成本目标完成情况;②供方(供应商、分包商)管理的有效程度;③合同履约率、相关方满意度;④风险预防和持续改进能力;⑤项目综合效益。(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