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4【背景资料】:
某依法必须招标的工程,建设单位采用公开招标方式选定施工单位,有A、B、C、D、E、F、G7家施工单位通过了资格预审。实施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在设计评标委员会组成方案时,建设单位提出:评标委员会由7人组成;建设单位主要负责人作为评标委员会主任委员另指定建设单位的2位专家作为评标委员会成员,其余4位评标专家从依法建立的专家库中随机抽取。
事件二:施工招标文件规定,9月17日上午9:00开标,投标保证金为75万元。开标时经核查发现:
(1)D单位的投标保证金分两次交纳,分别是9月16日交纳70万元,9月17日9:05交纳5万元;
(2)F单位投标文件的密封破损;
(3)G单位委托代理人的授权委托书未经法定代表人签章。
事件三:开标后,B单位向招标人递交了投标报价修正函,将原投标报价降低265.32万元。招标人接收后要求评标委员会据此评标。
事件四:开工前,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报送了工程开工报审表及相关资料。项目监理机构审查后认为:征地拆迁工作满足工程进度需要;施工单位现场管理及施工人员已到位,现场质量、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已建立,施工机械具备使用条件,主要工程材料已落实。但因其他开工条件尚不具备,总监理工程师未签发工程开工令。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针对事件一,指出建设单位所提要求的不妥之处,说明理由。
2.事件二中,分别指出D单位、F单位和G单位的投标文件是否有效?说明理由。
3.指出事件三中的不妥之处,说明理由。
4.指出事件四中的不妥之处,写出正确做法。
5.针对事件四,根据《建设工程监理规范》,该工程还应具备哪些条件,总监理工程师方可签发工程开工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