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4【背景资料】:某公路隧道长3000m,合同价6.2亿元(人民币),合同工期30个月,第一年度计划施工产值为2.1亿元,施工单位在施工至距洞口520m处时,由于地质复杂,爆破导致隧道发生了塌方,当场有10名工人重伤。在送往医院的过程中,有1人伤势过重死亡,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于2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自事故发生之日起28日内,又有1人因治疗无效死亡,由于已超过20日的上报期限,所以,事故责任单位未补报。【问题】1.(1)该隧道是否是特长隧道?(2)隧道地质预测预报分几级?2.隧道钻爆设计图包括哪些内容?3.(1)该合同段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不少于多少人?(2)事故发生单位上报程序是否符合要求?如不符合要求,请写出不符合要求之处并改正。(3)请判断该生产安全事故的等级并予说明。4.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应当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1.(1)不是,该隧道全长3000m,为长隧道。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隧道长度分4类,分为:短隧道(L≤500m)、中隧道(500<L≤1000m)、长隧道(1000<L≤3000m)和特长隧道(L>3000m)。(2)四级。并贯穿于施工全过程。不同地质灾害的预报方式可采用:一级预报可用于A级地质灾害。采用地质分析法、弹性波反射法(地震波法、水平声波剖面法、陆地声呐法)、地质雷达法、高分辨直流电法、瞬变电磁法、激发极化法、超前水平钻探法等进行综合预报。二级预报可用于B级地质灾害。采用地质分析法、弹性波反射法(地震波法、水平声波剖面法、陆地声呐法),辅以高分辨直流电法、瞬变电磁法、激发极化法、地质雷达法,必要时进行超前水平钻孔。三级预报可用于C级地质灾害。以地质分析法为主。对重要地质层界面、断层或物探异常地段宜采用弹性波反射法(地震波法、水平声波剖面法、陆地声呐法)进行探测,必要时进行超前水平钻孔。四级预报可用于D级地质灾害。采用地质分析法。2.技术标准;合理使用年限;主要安全风险及建议的预防措施;总平面图及详细施工图;图例及图纸说明。3.(1)专职安全员不少于5人。按照年度施工产值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不足5000万元的至少配备1名;5000万元以上不足2亿元的按每5000万元不少于1名的比例配备;2亿元以上的不少于5名,且按专业配备。(2)上报程序不符合要求。①上报时间不妥,应为1小时内上报;②补报日期不妥,应为30天内补报;③未补报不妥,应及时补报。(3)一般事故。理由:因死亡人数为2人少于3人,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少于1000万元,重伤人数8人少于10人,所以为一般事故。4.事故调查处理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四条)。(或四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防护措施未落实不放过,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