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五【背景资料】某教学楼工程,建筑面积1.7万m2,地下1层,地上6层,檐高25.2m,主体为框架结构,砌筑及抹灰用砂浆采用现场拌制。施工单位进场后,项目经理组织编制了“某教学楼施工组织设计”,经批准后开始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1:“某教学楼施工组织设计”针对施工现场文明施工及成品保护制定了专项施工方案。
事件2:填充墙砌筑过程中,烧结空心砖孔洞垂直于受压面直接从楼地面砌起,填充墙砌筑完毕后随即填充了墙体与梁下口的缝隙。
事件3:工程验收前,相关单位对一间240m2的公共教室选取4个检测点,进行了室
内环境污染物浓度的检测,其中两个主要指标的检测数据见表1:
主要指标的监测数据表1

【问题】
1.事件1中,施工现场应当做到的“文明施工六化”有哪些?
2.事件2中,指出填充墙施工中的不妥之处,并给出正确做法。
3.事件3中,该房间检测点的选取数量是否合理?说明理由,该房间两个主要指标的报告检测值为多少?分别判断该两项检测指标是否合格?
4.当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结果不符合规定时应如何处理?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1.“文明施工六化”有:围挡、大门、标牌标准化;材料码放整齐化;安全设施规范化;生活设施整洁化;职工行为文明化;工作生活秩序化。
2.不妥之处有:
①空心砖孔洞垂直于受压面直接从楼地面砌起不妥。
正确做法:空心砖孔洞呈水平方向,且墙底部宜砌3皮普通砖。
②填充墙砌筑完毕后随即填充了墙体与梁下口的缝隙不妥。
正确做法:填充墙顶部与主体结构之间的空隙,应在下部墙体砌筑完14d后进行砌筑。
3.(1)该房间检测点的选取数量合理。
理由:房屋建筑面积大于等于100m2小于500m2时,检测点数不少于3处。
(2)甲醛的报告检测值=(0.08+0.06+0.05+0.05)/4=0.06mg/m3。
氨的报告检测值=(0.20+0.15+0.15+0.14)/4=0.16mg/m3。
(3)该检测指标甲醛合格,氨不合格。
理由:学校教室属于Ⅰ类建筑,Ⅰ类建筑的甲醛浓度应该低于0.07mg/m3,氨浓度应该低于0.15mg/m3,氨的报告检测值不符合该规定。
4.(1)当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结果不符合规定时,应对不符合项目再次加倍抽样检测,并应包括原不合格的同类型房间及原不合格房间;
(2)当再次检测的结果符合规定时,应判定该工程室内环境质量合格;
(3)再次加倍抽样检测的结果不符合标准规定时,应查找原因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直至检测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