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二【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建了某一级公路的H合同段土方路基工程,起讫桩号为K86+260~K124+590,路线全长38.33km;路基宽度24m,合同工期98天。路基施工既有挖方也有填方。其中K93+730~K95+840段为填方路段,路段填方需从借土场借方:K93+730~K95+180段,设计填方量114250m3,平均运距为3.9km;K95+180~K95+840段,设计填方量为74170m3,平均运距为5.4km。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一:路基正式施工前,施工单位为获得施工所需的工艺参数,随机选择合同段起始段K86+260~K86+440作为试验路段进行施工。试验路段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编写了路堤试验路段施工总结,其内容主要包括:压实工艺主要参数;施工组织方案及工艺的优化;原始记录、过程记录;环保措施;对施工图的修改建议等。事件二:线路K116+320~K117+840段,地表土层厚7~8m,土的天然含水量为44%~60%,地表无常年积水,孔隙比为1.2~1.32,属典型的软土地基。针对该软土路基路段特点,设计采用袋装砂井与真空-堆载预压方案联合使用进行处理,如图1-1所示。事件三:路基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根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对路基进行质量检验,确定的实测项目有压实度、弯沉、平整度、横坡等。【问题】1.计算K93+730~K95+840填方路段设计填方量的平均运距。(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2位)2.指出事件一中施工单位在试验路段施工时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正。3.补充路堤试验路段施工总结所缺少的内容。4.写出图1-1中A、B、C、D的名称。5.补全事件三中路基质量检验实测项目。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25日 14:59 中迅网校 阅读量:17

案例二【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建了某一级公路的H合同段土方路基工程,起讫桩号为K86+260~K124+590,路线全长38.33km;路基宽度24m,合同工期98天。路基施工既有挖方也有填方。其中K93+730~K95+840段为填方路段,路段填方需从借土场借方:K93+730~K95+180段,设计填方量114250m3,平均运距为3.9km;K95+180~K95+840段,设计填方量为74170m3,平均运距为5.4km。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路基正式施工前,施工单位为获得施工所需的工艺参数,随机选择合同段起始段K86+260~K86+440作为试验路段进行施工。试验路段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编写了路堤试验路段施工总结,其内容主要包括:压实工艺主要参数;施工组织方案及工艺的优化;原始记录、过程记录;环保措施;对施工图的修改建议等。
事件二:线路K116+320~K117+840段,地表土层厚7~8m,土的天然含水量为44%~60%,地表无常年积水,孔隙比为1.2~1.32,属典型的软土地基。针对该软土路基路段特点,设计采用袋装砂井与真空-堆载预压方案联合使用进行处理,如图1-1所示。

事件三:路基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根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对路基进行质量检验,确定的实测项目有压实度、弯沉、平整度、横坡等。
【问题】
1.计算K93+730~K95+840填方路段设计填方量的平均运距。(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2位)
2.指出事件一中施工单位在试验路段施工时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正。
3.补充路堤试验路段施工总结所缺少的内容。
4.写出图1-1中A、B、C、D的名称。
5.补全事件三中路基质量检验实测项目。

查看答案

分享到:

上一题:案例一【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建了一段三级公路工程,包括路基与路面工程,起讫桩号K0+000~K18+000。该公路左侧临河,临河段设置了路堤挡土墙。为保障行车安全,临河一侧土路肩上设置了构造物A。公路右侧傍山,挖方边坡地质条件为易风化碎落的页岩,在坡脚处设置了100cm宽的构造物B。路基两侧的土路肩采用C20混凝土预制块进行加固。路基及路面结构形式示意图如图1。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一:施工单位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采用最适合的M法施工填隙碎石底基层,部分做法如下:①集料层表面空隙全部填满后,立即用洒水车洒水,直到饱满。②用轻型压路机跟在洒水车后碾压。③碾压完成的路段应立即将表面多余的细料以及覆盖层扫除干净。事件二:施工单位要求对填隙碎石基层碾压至滚浆标准。事件三:施工单位对基层和面层分别组织一个专业队采用线性流水施工,基层施工进度为每天450m,养护时间至少7d;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进度为每天400m,所需最小工作面长度为3600m,其流水施工横道如下图所示。事件四:因该旅游公路不能中断交通,施工单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完成后,不及时铺筑沥青混凝土面层,在基层上进行E施工后,采用层铺法表面处治铺筑了相应的功能层D。施工完成5cm厚AC-16C沥青混凝土后进行了功能层C施工。【问题】1.写出事件一中方法M的名称,填隙碎石底基层施工还有哪一种方法?2.事件二中,写出滚浆标准的具体要求?3.计算基层和面层的流水工期并按表绘制路面工程线性流水施工横道图。4.写出图1及事件四中A、B、C、D、E所代表的含义?5.逐条判断事件一中填隙碎石底基层施工的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写出正确做法。 下一题:案例三【背景资料】某隧道为上、下行双线四车道隧道,其中左线长858m,右线长862m,隧道最大埋深98m,净空宽度9.64m,净空高度6.88m,设计车速为100km/h。其中YK9+928~YK10+004段为Ⅴ级围岩,采用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施工,留核心土长度为6m,宽度宜为隧道开挖宽度的2/3。该段隧道复合式衬砌横断面示意图如图4-3所示,采用喷锚网联合支护形式,结合超前小导管作为超前支护措施,二次衬砌采用灌注混凝土,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铺设防水层。在一个模筑段长度内灌注边墙混凝土时,施工单位为施工方便,先灌注完左侧边墙混凝土,再灌注右侧边墙混凝土。【问题】1.指出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施工中的错误之处,并改正。2.根据图4-3,写出结构层⑥的名称,并写出初期支护、防水层、二次衬砌分别由哪几部分组成?3.为充分发挥喷锚网联合支护效应,资料中系统锚杆应与哪些支护彼此牢固连接?4.资料中边墙灌注施工错误,写出正确的做法。
相关试题
重要提醒
检测到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
请重新登录
退出登录重新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