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二【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建了某一级公路的H合同段土方路基工程,起讫桩号为K86+260~K124+590,路线全长38.33km;路基宽度24m,合同工期98天。路基施工既有挖方也有填方。其中K93+730~K95+840段为填方路段,路段填方需从借土场借方:K93+730~K95+180段,设计填方量114250m3,平均运距为3.9km;K95+180~K95+840段,设计填方量为74170m3,平均运距为5.4km。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路基正式施工前,施工单位为获得施工所需的工艺参数,随机选择合同段起始段K86+260~K86+440作为试验路段进行施工。试验路段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编写了路堤试验路段施工总结,其内容主要包括:压实工艺主要参数;施工组织方案及工艺的优化;原始记录、过程记录;环保措施;对施工图的修改建议等。
事件二:线路K116+320~K117+840段,地表土层厚7~8m,土的天然含水量为44%~60%,地表无常年积水,孔隙比为1.2~1.32,属典型的软土地基。针对该软土路基路段特点,设计采用袋装砂井与真空-堆载预压方案联合使用进行处理,如图1-1所示。
事件三:路基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根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对路基进行质量检验,确定的实测项目有压实度、弯沉、平整度、横坡等。
【问题】
1.计算K93+730~K95+840填方路段设计填方量的平均运距。(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2位)
2.指出事件一中施工单位在试验路段施工时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正。
3.补充路堤试验路段施工总结所缺少的内容。
4.写出图1-1中A、B、C、D的名称。
5.补全事件三中路基质量检验实测项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