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二【背景资料】A公司承建某市一主干路大修改造工程,改造内容包括排水管道更新修复、旧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处治及加铺罩面层。管道修复前,通过CCTV检测发现其中1km长的DN600排水管道存在功能性缺陷,施工单位决定采用喷涂环氧树脂处理,喷涂分3次进行,管道表面喷砂除锈后,准备喷涂材料花费2h,进行第一层喷涂,后续喷涂应在前一次喷涂表面干燥前完成,喷涂结束后,采用加温至25℃进行固化。管道修复完成后,对旧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行探查,发现路面多处存在裂缝,裂缝宽度均在10mm以内,灌缝前发现缝内较潮湿,施工单位选用合适材料进行了灌缝施工,路面病害处理结束,开始罩面施工,罩面采用微表处理技术,采用专用摊铺机进行摊铺施工,施工前进行了试验段施工,取得了相关参数,用于指导后续施工。【问题】1.环氧树脂喷涂应采用哪种喷涂工艺?2.指出环氧树脂喷涂过程中的错误之处,并改正。3.环氧树脂喷涂后,应加温固化多长时间?4.对于沥青路面的裂缝,应采用什么材料进行灌缝施工?5.微表处施工作用是什么?其试验段长度应不少于多少?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1.应采用离心喷涂工艺。2.错误之处一:准备喷涂材料花费2h,进行第一层喷涂;改正:第一道喷涂宜在喷砂除锈1h内完成。错误之处二:后续喷涂应在前一次喷涂表面干燥前完成;改正:后续喷涂应在前一次喷涂表面干燥后进行。3.加温固化温度在25℃,固化时间应大于4h。4.由于裂缝较潮湿,所以应采用乳化沥青灌缝。5.(1)微表处作用:封水,防滑,耐磨,改善外观,填补车辙等。(2)试验段长度应不少于20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