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三【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建一项城市污水主干管道工程,全长1000m。设计管材采用Ⅱ级承插式钢筋混凝土管,管道内径d1000mm,壁厚100mm;沟槽平均开挖深度为3m,底部开挖宽度设计无要求。场地地层以硬塑粉质粘土为主,土质均匀,地下水位于槽底设计标高以下,施工期为旱季。项目部编制的施工方案明确了下列事项:(1)将管道的施工工序分解为:①沟槽放坡开挖;②砌筑检查井;③下(布)管;④管道安装;⑤管道基础与垫层;⑥沟槽回填;⑦闭水试验。施工工艺流程:①→A→③→④→②→B→C。(2)根据现场施工条件,管材类型及接口方式等因素确定了管道沟槽底部一侧的工作面宽度为500mm,沟槽边坡坡度为1∶0.5。(3)质量管理体系中,管道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实行企业的“三检制”流程。(4)根据沟槽平均开挖深度及沟槽开挖断面估算沟槽开挖土方量(不考虑检查井等构筑物对土方量估算值的影响)。(5)由于施工场地受限及环境保护要求,沟槽开挖土方必须外运,土方外运量根据表3《土方体积换算系数表》估算。外运用土方车辆容量为10m³/车·次,外运单价为100元/车·次。【问题】1.写出施工方案(1)中管道施工工艺流程中A、B、C的名称。(用背景资料中提供的序号①~⑦或工序名称作答)2.写出确定管道沟槽边坡坡度的主要依据。3.写出施工方案(3)中“三检制”的具体内容。4.根据施工方案(4)、(5),列式计算管道沟槽开挖土方量(天然密实体积)及土方外运的直接成本。5.指出本工程闭水试验管段的抽取原则。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25日 15:41 中迅网校 阅读量:17

案例三【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建一项城市污水主干管道工程,全长1000m。设计管材采用Ⅱ级承插式钢筋混凝土管,管道内径d1000mm,壁厚100mm;沟槽平均开挖深度为3m,底部开挖宽度设计无要求。场地地层以硬塑粉质粘土为主,土质均匀,地下水位于槽底设计标高以下,施工期为旱季。
项目部编制的施工方案明确了下列事项:
(1)将管道的施工工序分解为:①沟槽放坡开挖;②砌筑检查井;③下(布)管;
④管道安装;⑤管道基础与垫层;⑥沟槽回填;⑦闭水试验。
施工工艺流程:①→A→③→④→②→B→C。
(2)根据现场施工条件,管材类型及接口方式等因素确定了管道沟槽底部一侧的工作面宽度为500mm,沟槽边坡坡度为1∶0.5。
(3)质量管理体系中,管道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实行企业的“三检制”流程。
(4)根据沟槽平均开挖深度及沟槽开挖断面估算沟槽开挖土方量(不考虑检查井等构筑物对土方量估算值的影响)。
(5)由于施工场地受限及环境保护要求,沟槽开挖土方必须外运,土方外运量根据表3《土方体积换算系数表》估算。外运用土方车辆容量为10m³/车·次,外运单价为100元/车·次。

【问题】
1.写出施工方案(1)中管道施工工艺流程中A、B、C的名称。(用背景资料中提供的序号①~⑦或工序名称作答)
2.写出确定管道沟槽边坡坡度的主要依据。
3.写出施工方案(3)中“三检制”的具体内容。
4.根据施工方案(4)、(5),列式计算管道沟槽开挖土方量(天然密实体积)及土方外运的直接成本。
5.指出本工程闭水试验管段的抽取原则。

查看答案

分享到:

上一题:案例二【背景资料】A公司承建某市一主干路大修改造工程,改造内容包括排水管道更新修复、旧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处治及加铺罩面层。管道修复前,通过CCTV检测发现其中1km长的DN600排水管道存在功能性缺陷,施工单位决定采用喷涂环氧树脂处理,喷涂分3次进行,管道表面喷砂除锈后,准备喷涂材料花费2h,进行第一层喷涂,后续喷涂应在前一次喷涂表面干燥前完成,喷涂结束后,采用加温至25℃进行固化。管道修复完成后,对旧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行探查,发现路面多处存在裂缝,裂缝宽度均在10mm以内,灌缝前发现缝内较潮湿,施工单位选用合适材料进行了灌缝施工,路面病害处理结束,开始罩面施工,罩面采用微表处理技术,采用专用摊铺机进行摊铺施工,施工前进行了试验段施工,取得了相关参数,用于指导后续施工。【问题】1.环氧树脂喷涂应采用哪种喷涂工艺?2.指出环氧树脂喷涂过程中的错误之处,并改正。3.环氧树脂喷涂后,应加温固化多长时间?4.对于沥青路面的裂缝,应采用什么材料进行灌缝施工?5.微表处施工作用是什么?其试验段长度应不少于多少? 下一题:案例四【背景资料】某市新建城市次干道,次干道南侧下设市政综合管廊,全长3.5km。综合管廊为双舱,热力舱净尺寸为2.0×2.4m,水舱为2.5×2.4m。综合管廊内敷设DN200mm热力管道、DN300mm再生水管道、DN200mm给水管道、DN200mm污水管道。热力管道和给水管道敷设在热力舱,再生水管道和污水管道同舱敷设在给水舱。横断面图如图所示。项目部编制的施工方案明确了下列事项:(1)为加快施工进度,综合管廊施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长2.5km采用现浇法施工,第二阶段1km采用预制拼装,确定了综合管廊的主体施工流程。此外,还包括监控与报警系统、排水系统、标识系统等综合管廊附属设施的施工。(2)现浇段综合管廊纵向每隔25m设置一道变形缝,按照变形缝分仓浇筑。在综合管廊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在模板拆除后发现,部分综合管廊侧墙出现“蜂窝”,“麻面”,“烂根”等质量缺陷,立即要求施工作业人员对质量缺陷处进行修补,并对作业人员强调了施工过程中应如何预防此类质量缺陷的产生。施工中,施工单位仅对管廊顶部最上一层回填土进行了压实度检测,监理工程师发现后认为回填质量不合格,要求项目部暂停施工。【问题】1.根据背景材料写出图5中管道A、B、C、D的名称。2.施工方案(1)中,综合管廊附属设施还包括哪些内容?3.列式计算本工程现浇综合管廊施工需要多少道变形缝。4.试分析混凝土出现题目中质量事故的可能原因。5.综合管廊沟槽的回填应符合哪些规定?
相关试题
重要提醒
检测到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
请重新登录
退出登录重新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