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五【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A承包了二级公路M合同段路面工程。路面结构图如下图所示。
施工前,建设单位组织了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中,着重关注了设计中所提出的工程材料、施工工艺的特殊要求施工单位能否实现和解决;施工图纸中土建及其他专业(水、电、通信、供油等)的相互之间有无矛盾,图纸及说明是否齐全;设计是否能够进一步优化,施工单位H负责人组织各专业技术管理人员认真核对施工图,提出需要澄清、解决和协调的问题,以书面形式报送监理单位并抄报业主,由监理或业主联系设计单位安排图纸会审。
施工过程中还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组成设计包括原材料检验、混合料的目标配合比设计、混合料的生产配合比设计和A四部分。
事件二: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采用B设计法,通过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及C三个阶段,确定沥青混合料的材料品种及配合比、D和E。
事件三:施工单位编制的沥青混凝土施工方案包括以下要点:
(1)上面层摊铺采用双机梯进式施工,相邻两机的间距控制在40~50m距离。
(2)上面层碾压时,初压采用振动压路机振压,复压采用轮胎压路机,终压采用双轮钢筒式压路机。
事件四:确定了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质量检验的关键项目包括压实度等及检验方法。【问题】
1.按矿料级配进行分类,该路面结构层的上面层属于哪种级配类型。
2.施工单位H负责人是?
3.写出图中乳化沥青稀浆层的作用。
4.写出事件一和事件二中A、B、C、D、E所代表的内容。
5.指出事件三中的错误之处并改正。
6.补充事件四中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施工质量检验的关键项目及压实度检验可以采用的方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