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三【背景资料】某水利工程地处北方集中供暖城市,主要施工内容包括分期导流及均质土围堰工程、基坑开挖(部分为岩石开挖)、基坑排水、混凝土工程。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一:项目法人向施工单位提供了水文、气象、地质资料,还提供了施工现场及施工可能影响的毗邻区域内的地下管线资料。事件二:施工单位在编制技术文件时,需运用岩土力学、水力学等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包括:边坡稳定、围堰稳定、开挖爆破、基坑排水、渗流、脚手架强度刚度稳定性、开挖料运输及渣料平衡、施工用电。有关理论知识与技术问题对应关系见下表2。表2理论知识与技术问题事件三:本工程基坑最大开挖深度12m。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导则》(SL721—2015),施工单位需编制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并由技术负责人组织质量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审核。事件四: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导则》(SL721—2015),施工单位应组织召开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审查论证会,并根据审查论证报告修改完善专项施工方案,经有关人员审核后方可组织实施。【问题】1.事件一中,项目法人向施工单位提供的地下管线资料可能有哪些?2.事件二中,分别写出表格中字母所代表的技术问题。3.事件三中,除质量部门外,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还应组织哪些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专项施工方案审核?4.事件四中,修改完善后的专项施工方案,应经哪些人员审核签字后方可组织实施?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25日 15:12 中迅网校 阅读量:26

案例三【背景资料】某水利工程地处北方集中供暖城市,主要施工内容包括分期导流及均质土围堰工程、基坑开挖(部分为岩石开挖)、基坑排水、混凝土工程。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项目法人向施工单位提供了水文、气象、地质资料,还提供了施工现场及施工可能影响的毗邻区域内的地下管线资料。
事件二:施工单位在编制技术文件时,需运用岩土力学、水力学等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包括:边坡稳定、围堰稳定、开挖爆破、基坑排水、渗流、脚手架强度刚度稳定性、开挖料运输及渣料平衡、施工用电。有关理论知识与技术问题对应关系见下表2。

表2理论知识与技术问题
事件三:本工程基坑最大开挖深度12m。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导则》
(SL721—2015),施工单位需编制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并由技术负责人组织质量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审核。
事件四: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导则》(SL721—2015),施工单位应组织召开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审查论证会,并根据审查论证报告修改完善专项施工方案,经有关人员审核后方可组织实施。
【问题】
1.事件一中,项目法人向施工单位提供的地下管线资料可能有哪些?
2.事件二中,分别写出表格中字母所代表的技术问题。
3.事件三中,除质量部门外,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还应组织哪些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专项施工方案审核?
4.事件四中,修改完善后的专项施工方案,应经哪些人员审核签字后方可组织实施?

查看答案

分享到:

上一题:案例二【背景资料】某引调水枢纽工程,工程规模为中型,建设内容主要有泵站、节制闸、新筑堤防、上下游河道疏浚等,泵站地基设高压旋喷桩防渗墙,工程布置如图1所示。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一:高压旋喷桩防渗墙施工方案中,高压旋喷桩的主要施工内容包括:①钻孔、②试喷、③喷射提升、④下喷射管、⑤成桩。为检验防渗墙的防渗效果,旋喷桩桩体水泥凝固28d后,采用围井检查法。事件二:关于施工质量评定工作的组织要求如下:分部工程质量由施工单位自评,监理单位复核,项目法人认定。分部工程验收质量结论由项目法人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核备,其中主要建筑物节制闸和泵站的分部工程验收质量结论由项目法人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核定。单位工程质量在施工单位自评合格后,由监理单位抽检,项目法人核定。单位工程验收质量结论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核备。事件三:监理单位对部分单元(工序)工程质量复核情况见表1。表1部分单元(工序)工程质量复核情况事件四:闸门制造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对闸门制造使用的钢材、防腐涂料、止水等材料的质量保证书进行了查验。启闭机出厂前,监理工程师组织有关单位进行启闭机整体组装检查和厂内有关试验。当闸门和启闭机现场安装完成后,进行联合试运行和相关试验。【问题】1.指出事件一中高压旋喷桩施工程序(以编号和箭头表示);指出并改正该事件中防渗墙围井检查法的不妥之处。2.指出事件二中分部工程质量评定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改正单位工程质量评定错误之处。3.根据事件三,指出单元工程A中土料压实工序的质量等级,并说明理由。分别指出单元工程A、B的质量等级,并说明理由。4.事件四中,闸门制造使用的材料中还有哪些需要提供质量保证书?启闭机的试验包括哪些? 下一题:案例四【背景资料】某大型引调水工程位于Q省X市,第5标段河道长10km。主要工程内容包括河道开挖、现浇混凝土护坡以及河道沿线生产桥。工程沿线涉及黄庄村等5个村庄。根据地质资料,沿线河道开挖深度范围内均有膨胀土分布,地面以下1~2m地下水丰富且土层透水性较强。本标段土方1100万m3,合同价约4亿元,计划工期2年,招标文件按照《水利水电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9年版)编制,评标办法采用综合评估法,招标文件中明确了最高投标限价。建设管理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一:评标办法中部分要求见下表3。招标文件约定,评标委员会在对实质性响应招标文件要求的投标进行报价评估时,对投标报价中算术性错误按现行有关规定确定的原则进行修正。事件二:投标人甲编制的投标文件中,河道护坡现浇混凝土配合比材料用量(部分)见下表4。主要材料预算价格:水泥0.35元/kg,砂0.08元/kg,水0.05元/kg。【问题】1.事件一中,对投标报价中算术性错误进行修正的原则是什么?2.针对事件一,指出表3中评审标准的不合理之处,并说明理由。3.根据背景材料,合理分析本标段施工的重点和难点问题。4.分别指出事件二表4中A、B、C、D、E、F所代表的含义。5.计算事件二中每m3水泥砂浆M10的预算单价。
相关试题
重要提醒
检测到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
请重新登录
退出登录重新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