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五【背景资料】某河道治理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河道裁弯取直(含两侧新筑堤防)、加高培厚堤防、新建穿堤建筑物及跨河桥梁。堤防级别为1级。堤身采用黏性土填筑,料场土料的最大干密度为1.68g/cm3。堤后压重平台采用砂性土填筑。工程实施过程发生下列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对筑堤料场的土料储量和土料特性进行了复核,复核的土料特性包括土块大小等。
事件二:施工组织设计对加高培厚堤防提出了具体施工技术要求。
事件三:在堤防填筑过程中,施工单位对已经压实的土方进行了质量检测,检测结果见下表4。

事件四:工程完工后1月内,竣工验收主持单位组织了竣工验收,成立了竣工验收委员会。验收委员会由竣工验收主持单位、项目法人、勘测、设计、施工、监理、主要设备制造商等单位组成。
【问题】
1.指出事件一中料场土料特性复核的其他内容,哪种最为重要,写出相应的检验方法。
2.事件二中提出的施工技术要求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3.计算表4中A、B的值(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判断此土方填筑是否满足压实度要求(不考虑检验的频度)。
4.指出事件四中的不妥之处,并改正。
5.写出竣工验收的程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1.其他内容包括土料的土质情况、杂质含量和含水量,其中含水量最为重要,检测方法包括:手检,含水量测定仪。
2.对新填土与老堤结合处,应将结合处刨毛,以利新、老层间密实结合;
应按水平分层由低处开始逐层填筑,不得顺坡铺填;
作业面应分层统一铺土、统一碾压,严禁出现界沟,上、下层的分段接缝应错开;
相邻施工段的作业面宜均衡上升,段间出现高差,应以斜坡面相接。
3.(1)0,=1.62/1.68=0.961,=1.64/1.68=0.98;
(2)填筑压实度=(0.96+0.98+0.98+0.95+0.98+0.91+0.95)/7=0.96
1级堤防的压实度应为98%—100%,96%<98%,所以不满压实度要求。
4.不妥之处一:工程完工后1月内,竣工验收主持单位组织了竣工验收。
改正:竣工验收应在工程建设项目全部完成并满足一定运行条件后1年内进行。
不妥之处二:验收委员会由项目法人、勘测、设计、施工、监理、主要设备制造商等单位组成。
改正:验收委员会由竣工验收主持单位、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和部门、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流域管理机构、质量和安全监督机构、运行管理单位等的代表及有关专家组成。工程投资方代表可参加竣工验收委员会。
5.竣工验收的程序:
(1)项目法人组织进行竣工验收自查。
(2)项目法人提交竣工验收申请报告。
(3)竣工验收主持单位批复竣工验收申请报告。
(4)竣工验收技术鉴定(大型工程)。
(5)进行竣工技术预验收。
(6)召开竣工验收会议。
(7)印发竣工验收鉴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