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五【背景资料】某河道治理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河道裁弯取直(含两侧新筑堤防)、加高培厚堤防、新建穿堤建筑物及跨河桥梁。堤防级别为1级。堤身采用黏性土填筑,料场土料的最大干密度为1.68g/cm3。堤后压重平台采用砂性土填筑。工程实施过程发生下列事件:事件一:施工单位对筑堤料场的土料储量和土料特性进行了复核,复核的土料特性包括土块大小等。事件二:施工组织设计对加高培厚堤防提出了具体施工技术要求。事件三:在堤防填筑过程中,施工单位对已经压实的土方进行了质量检测,检测结果见下表4。事件四:工程完工后1月内,竣工验收主持单位组织了竣工验收,成立了竣工验收委员会。验收委员会由竣工验收主持单位、项目法人、勘测、设计、施工、监理、主要设备制造商等单位组成。【问题】1.指出事件一中料场土料特性复核的其他内容,哪种最为重要,写出相应的检验方法。2.事件二中提出的施工技术要求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3.计算表4中A、B的值(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判断此土方填筑是否满足压实度要求(不考虑检验的频度)。4.指出事件四中的不妥之处,并改正。5.写出竣工验收的程序。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25日 15:19 中迅网校 阅读量:24

案例五【背景资料】某河道治理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河道裁弯取直(含两侧新筑堤防)、加高培厚堤防、新建穿堤建筑物及跨河桥梁。堤防级别为1级。堤身采用黏性土填筑,料场土料的最大干密度为1.68g/cm3。堤后压重平台采用砂性土填筑。工程实施过程发生下列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对筑堤料场的土料储量和土料特性进行了复核,复核的土料特性包括土块大小等。
事件二:施工组织设计对加高培厚堤防提出了具体施工技术要求。
事件三:在堤防填筑过程中,施工单位对已经压实的土方进行了质量检测,检测结果见下表4。

事件四:工程完工后1月内,竣工验收主持单位组织了竣工验收,成立了竣工验收委员会。验收委员会由竣工验收主持单位、项目法人、勘测、设计、施工、监理、主要设备制造商等单位组成。
【问题】
1.指出事件一中料场土料特性复核的其他内容,哪种最为重要,写出相应的检验方法。
2.事件二中提出的施工技术要求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3.计算表4中A、B的值(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判断此土方填筑是否满足压实度要求(不考虑检验的频度)。
4.指出事件四中的不妥之处,并改正。
5.写出竣工验收的程序。

查看答案

分享到:

上一题:案例四【背景资料】某水电站工程主要工程内容包括:混凝土坝、电站厂房、导流隧洞等,工程规模为中型。水电站装机容量为50MW,混凝土坝坝顶高程50m,最大坝高70m。该工程施工平面布置示意图如图事件一:上游围堰采用土石围堰,通过历年的水文信息可知,施工期间最高静水位为38.0m,波浪爬高为1.5m。事件二:根据合同工期要求,该工程施工导流部分节点工期目标及有关洪水标准如表1所示。事件三:在施工前,承包人收到监理人发出的图纸和文件,经检查认为其中存在变更情形,向监理人提出书面变更建议。事件四:在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发现承包人存在如下行为:(1)将部分工程分包给其他单位施工,但此分包既未在施工合同中约定,也未经发包人书面认可;(2)分包单位将承包工程中非劳务部分再次分包;(3)承包人自行进行设备租赁,但对设备质量负责;(4)承包人派驻施工现场的主要管理负责人中,部分人员不是本单位人员。监理人认为其中存在不妥之处,要求承包人予以改正。【问题】1.写出平面布置图中1,2,3,4分别代表的工程或部位名称。2.根据事件一,计算上游围堰最低高度。3.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指出事件二中A、C、D分别对应的洪水标准;围堰级别B为几级?4.针对事件三中,承包人的书面变更建议,监理人和发包人应如何应对。5.事件四中,指出哪些行为不妥,并写明理由。
重要提醒
检测到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
请重新登录
退出登录重新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