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4】背景资料:
在某公路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1:初始投资2.5亿元,第一年和第二年年末分别投资2.5亿元,项目的计算期为20年,建设期2年。建成后就开始收费,年收费额为11200万元,建成后每年的养护管理费支出为500万元,在第10年末需进行大修一次,费用为1.5亿元,项目寿命期结束时,残值为3.5亿元。标准折现率为10%。
事件2:在桥梁上部结构钢筋计量申报数量中,由于设计图纸的钢筋工程数量表中有定位架立钢筋、吊装钢筋、钢板的工程数量,工程计量时,施工单位于是上报了定位架立钢筋、吊装钢筋、钢板的数量。
事件3:在桥梁桩基工程计量中,由于河岸边10号桥墩的6根桩在河水上涨时被河水全部淹没,施工单位要求按水中钻孔灌注桩计量。
事件4:在某期中间计量时,计量监理工程师与施工单位计量人员发生争执,施工单位认为钻孔灌注桩的桩长应是设计桩顶到设计桩底的距离,而计量监理工程师认为钻孔灌注桩的桩长应是设计桩底到承台底面或者系梁底面的距离。
【问题】
1.事件1中,请计算分析:
(1)用净现值法分析建设项目是否可行?
(2)该建设项目的内部收益率。
2.事件2中,施工单位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3.事件3中,施工单位的要求是否合理,为什么?
4.事件4中,计量监理工程师的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