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25】背景资料:某正在施工的公路桥上部结构为6×30m装配式,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墩柱直径1.8m,高度9.2m,采用定型钢模板施工,共两节模板,每节5m。在墩柱施工过程中,发生下列事件:事件1:墩柱模板支好后,用缆风绳固定,经监理工程师检查模板和钢筋并确认合格后,准备浇筑混凝土。作业平台采用工人自制,上端采用两个固定螺栓,固定在模板上口,工人直接爬上墩柱模板顶部进行施工。事件2:混凝土浇筑采用吊车、料斗吊送混凝土,采用料斗吊送至模板上口后,打开料斗仓门直接放混凝土入模,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分层施工,施工时一次放入混凝土约1.5m³,厚度约0.5m。【问题】1.事件1中,存在哪些不妥之处?2.事件2中,施工有何不妥之处?请说明原因。3.在墩柱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还应特别注意哪些问题?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17日 14:15 中迅网校 阅读量:19

【案例25】背景资料:
某正在施工的公路桥上部结构为6×30m装配式,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墩柱直径1.8m,高度9.2m,采用定型钢模板施工,共两节模板,每节5m。在墩柱施工过程中,发生下列事件:
事件1:墩柱模板支好后,用缆风绳固定,经监理工程师检查模板和钢筋并确认合格后,准备浇筑混凝土。作业平台采用工人自制,上端采用两个固定螺栓,固定在模板上口,工人直接爬上墩柱模板顶部进行施工。
事件2:混凝土浇筑采用吊车、料斗吊送混凝土,采用料斗吊送至模板上口后,打开料斗仓门直接放混凝土入模,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分层施工,施工时一次放入混凝土约1.5m³,厚度约0.5m。
【问题】
1.事件1中,存在哪些不妥之处?
2.事件2中,施工有何不妥之处?请说明原因。
3.在墩柱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还应特别注意哪些问题?

查看答案

分享到:

上一题:【案例24】背景资料某高速公路项目第6合同段为隧道工程,施工单位进场后,根据《关于开展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试行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编制了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并依据风险评估结论,对风险等级较高的分部分项工程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附安全验算结果,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后报监理工程师批准执行。在施工监理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事件1:在审查施工单位上报的隧道开挖专项施工方案中,对于超前管棚支护有如下施工规定:(1)管棚的各项参数应符合设计规定。(2)管棚开孔前宜先施作导向墙,其纵向长度不应小于1.5m、厚度应不小于0.5m,并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导向墙基础应置于稳定地基上。(3)导向墙内的导向管内孔直径应不小于管棚钻孔的钻头直径,布置间距和方向应满足设计要求。(4)管棚钻孔不应侵入开挖范围,钻孔机械应具有纠偏功能。(5)管棚钢管宜分节连接顶入钻孔,节段长度不宜小于1.3m,相邻钢管的接头错开距离应大于0.8m,各节段间应采用丝扣连接或套管焊接连接,连接长度不应小于60mm。(6)管棚钢管就位后,应插入钢筋笼,并应及时进行注浆施工,每根钢管应一次连续注满砂浆,注浆参数应根据现场试验确定,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20。(7)管棚钻孔应逐孔连续实施,不必等已实施的管棚注浆凝固后,才进行其相邻管棚的钻孔施工。(8)围岩破碎、钻进难以成孔时,可采用钢管钻孔工艺施工。(9)当洞内采用超前管棚时,管棚工作室参数应根据机具设备尺寸和设计管棚外倾角等因素设置。事件2:在施工过程中发现隧道周边局部渗漏水,施工单位提出采取局部径向注浆处理的措施,并提出径向注浆应符合下列规定:(1)径向注浆应在初期支护完成且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5%后进行。(2)注浆范围宜控制在开挖轮廓线以外3~6m。(3)径向注浆孔深应满足设计要求,最小深度不应小于3m,注浆管直径不宜小于40mm。(4)注浆钻孔宜与开挖岩面呈10°~15°的倾斜角度。(5)注浆可分段、分片进行,注浆顺序应从水多区域向水少区域方向进行,宜从下往上进行,可多孔同时注浆。(6)注浆终压力宜为0.5~1.5MPa(7)仰拱径向注浆应根据拱墙注浆效果、隧底排水条件确定,应首先进行仰拱径向注浆。事件3:在钻爆开挖施工前,施工单位负责项目管理的技术人员将关于安全施工的技术要求向施工作业班组、作业人员作出详细说明,并由双方签字确认。【问题】1.根据《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T 3660-2020),请判断事件1中每项的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改正。2.根据《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T 3660-2020),请判断事件2中每项的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改正。3.事件3中,监理工程师审查施工单位技术交底,对钻爆开挖施工中的装药作业应审查符合哪些规定?4.依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工程监理单位的安全责任有哪些? 下一题:【案例26】背景资料:某在建工程项目A合同段,有一桥梁工程,设计有36根直径2m的桩基,桩长25m,探明的地质条件是,从原地面往下依次是黏土、风化岩和泥岩。在桩基施工中,发生了下列事件:事件1:根据现场地质岩性条件,施工单位上报了施工方案,方案中准备选用打夯机成孔,报监理工程师审查。事件2:在桩基钻进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巡视工地,发现施工单位在泥浆和沉渣没有处理净化的情况下,直接排入河流。事件3:采用了导管法灌注混凝土,导管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合格,安装导管完成后,居中进行就位,开始灌注混凝土前,检测混凝土坍落度为110mm,然后灌注混凝土。【问题】1.事件1中,选用的打夯机是否合适?如不合适,应选用什么钻机?监理工程师对施工方案的审查内容有哪些?2.事件2中,监理工程师应采取哪些措施?3.事件3中,施工过程是否存在问题,为什么?
相关试题
重要提醒
检测到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
请重新登录
退出登录重新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