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4】背景资料:某高速公路工程项目,施工中发生了以下事件:事件1:施工合同签订后,施工单位按合同要求进场,进行开工前准备工作。在基准点复测时,因征地补偿问题,遭到当地村民的严重阻扰,使到场的人员无法工作,仪器设备闲置。为此,施工单位按规定向总监办提交了费用索赔和工期索赔通知书。事件2:监理工程师向施工单位书面提供了经监理工程师复核无误的测量基准点资料。施工时施工单位发现某中桥桥址旁有一初步设计时使用过的临时水准点,就向测量监理工程师索求该临时水准点的高程,测量监理工程师向设计单位询问后,口头告知了该高程数据。施工单位依据该临时水准点的高程进行中桥的施工控制,在墩柱分项工程验收时发现,中桥标高高于设计高程1m。经检查,是临时水准点高程数据有误。施工单位不得不采取返工处理,降低该桥标高。因此,施工单位认为,由于该临时水准点的高程是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施工单位不应承担返工的损失,并按规定向总监办提出了费用和工期索赔要求。事件3:某软基处理完成后,未经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施工单位已进行了覆盖,监理工程师发现后要求揭开检查。施工单位认为,监理人员每天都在施工现场,情况非常了解,工期很紧,没有必要再通知监理工程师进行覆盖前检查,拒绝揭开。监理工程师坚持必须揭开检查,揭开检查后,质量符合要求。为此,施工单位按规定提出了费用和工期索赔要求。【问题】1.请分别说明事件1、事件2中,施工单位提出的费用和工期索赔要求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2.事件2中,监理工程师的做法存在哪些问题?正确的做法是什么?3.事件3中,监理工程师要求揭开检查是否合理?为什么?4.事件3中,施工单位提出的索赔要求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17日 14:15 中迅网校 阅读量:21

【案例14】背景资料:
某高速公路工程项目,施工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1:施工合同签订后,施工单位按合同要求进场,进行开工前准备工作。在基准点复测时,因征地补偿问题,遭到当地村民的严重阻扰,使到场的人员无法工作,仪器设备闲置。为此,施工单位按规定向总监办提交了费用索赔和工期索赔通知书。
事件2:监理工程师向施工单位书面提供了经监理工程师复核无误的测量基准点资料。施工时施工单位发现某中桥桥址旁有一初步设计时使用过的临时水准点,就向测量监理工程师索求该临时水准点的高程,测量监理工程师向设计单位询问后,口头告知了该高程数据。施工单位依据该临时水准点的高程进行中桥的施工控制,在墩柱分项工程验收时发现,中桥标高高于设计高程1m。经检查,是临时水准点高程数据有误。施工单位不得不采取返工处理,降低该桥标高。因此,施工单位认为,由于该临时水准点的高程是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施工单位不应承担返工的损失,并按规定向总监办提出了费用和工期索赔要求。
事件3:某软基处理完成后,未经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施工单位已进行了覆盖,监理工程师发现后要求揭开检查。施工单位认为,监理人员每天都在施工现场,情况非常了解,工期很紧,没有必要再通知监理工程师进行覆盖前检查,拒绝揭开。监理工程师坚持必须揭开检查,揭开检查后,质量符合要求。为此,施工单位按规定提出了费用和工期索赔要求。
【问题】
1.请分别说明事件1、事件2中,施工单位提出的费用和工期索赔要求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2.事件2中,监理工程师的做法存在哪些问题?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3.事件3中,监理工程师要求揭开检查是否合理?为什么?
4.事件3中,施工单位提出的索赔要求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分享到:

上一题:【案例13】背景资料:某高速公路第3合同段,长13km,合同工期24个月,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分别签订了施工合同和监理合同,并于2010年10月正式开工。工程施工中,发生以下事件:事件1:专业监理工程师在巡视一处涵洞时发现,施工人员正在处理地下障碍物。经认定,该障碍物确属地下文物,总监办及时按有关程序进行了处理。事件2:施工单位在基础工程施工时发现,现场条件与施工图不符,遂向总监办提出变更申请。总监理工程师指令施工单位暂停施工并立即与设计单位联系,设计单位同意变更,但同时表示无法及时提交变更后的施工图。总监理工程师将此事报告建设单位,建设单位随即要求总监理工程师修改施工图并签署变更指令,指示施工单位实施变更。事件3:甲施工单位(为中标单位)将部分工程分包给乙施工单位。监理工程师巡视时发现,乙施工单位未按审查后的施工方案施工,工程存在工程质量安全隐患。监理工程师分别向甲、乙施工单位发出整改通知,甲、乙施工单位既不整改也未回函答复。事件4:一座现浇连续箱梁桥,在支架预压作业时,临时抽调6名民工沿支架一侧排开,就近摆放预压砂袋,突然支架倾倒,其中3名民工坠落,并受重伤。事件5:专业监理工程师在巡视一座通道桥工地时发现,施工单位在钻孔桩施工中,直接把泥浆排入附近的河道中,专业监理工程师立即责令施工单位停止作业,并要求按相关规定处理废弃泥浆。事件6:某桥灌注桩清孔后沉淀层仍超过规定厚度,二次清孔后,孔深增加,浇筑混凝土的实际桩长比设计桩长增加0.9m。施工单位要求对增加的桩长给予计量。【问题】1.写出事件1总监办对地下文物的处理程序。2.事件2中,指出总监理工程师和建设单位做法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3.事件3中,监理工程师的做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在发出整改通知后,针对施工单位的反映,监理工程师应采取什么措施?4.事件4中,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5.事件5中,钻孔灌注桩施工,废弃泥浆应如何处理?6.事件6中,监理工程师是否应同意计量增加的桩长?并说明理由。 下一题:【案例15】背景资料:某高速公路U8合同段签约合同价3.83亿元(人民币),施工单位配备了5名持证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该合同内一座特大桥桩基设计为钻孔灌注桩,分项工程开工报告已经监理工程师批准。该桥平均桩长14m,最大桩长18m,水文、地质情况良好,施工单位采用人工挖孔工艺组织施工。在挖孔施工过程中,驻地监理工程师发现以下问题:(1)孔口护圈用一层标准红砖并列平放在地面,坐浆砌成;(2)孔口出渣作业工人未佩戴安全带;(3)无送风管;(4)提渣设备无转向限位装置;(5)人工搅拌护壁混凝土,护壁表面蜂窝、麻面较多;(6)现场未找到技术员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驻地监理工程师立即下达监理指令,要求项目部停止挖孔施工,并立即整改;认真履行三级安全交底制度,并上报专项安全施工方案。施工单位未按要求整改,继续进行挖孔作业,结果导致出渣作业工人掉入12m深的孔内,造成一死一伤的生产安全事故。【问题】1.按照签约合同价,施工单位应配备几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请简述施工单位安全生产三类管理人员各自的职责。2.请逐一指出施工单位存在的问题。3.请指出驻地监理工程师在上述事件中存在的问题。
相关试题
重要提醒
检测到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
请重新登录
退出登录重新登录